每个吃腻了家里饭菜的人,跟营养专家学5招“改造”家常菜
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停下了外出的脚步,也掀起了一股在家做饭的热潮。
在开火做饭之后,置身烟火气里,专注于每一次洗、切、炒、焖、蒸煮、煎炸的步骤,才能把不安一点点放下,体会“自己动手、丰衣足食”的快乐。
但随着宅家的时间越来越长,普通的家常菜已经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口腹欲。本期,《生命时报》(微信搜索“LT0385”即可关注)采访专家,教你5招把家常菜做出新花样。
受访专家
中国注册营养师 陈彩霞
澳大利亚注册营养师 曾绮媛
著名厨房美食专家 文怡
丰富食物品种
1
疫情期间,不少家庭开启了“囤菜”模式,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推荐每天应至少摄入12种食物,每周25种以上。
以蔬菜为例,种类其实很多,如叶菜类、根茎类、茄果类、瓜类、花菜类、甘蓝类、菌藻类等。每个大类还有很多食材,如菌藻类有干有湿,至少十多种。疫情期间列好采购计划,尽量让菜篮子品种多样。
推荐菜:什锦大拌菜
材料
黄瓜半根、黄椒半个、圆生菜半个、紫甘蓝半个、圣女果10个、鸡毛菜20克,香醋、生抽、香油、盐适量。
做法
1.所有蔬菜清洗干净,黄椒去蒂去籽,切成圈。圆生菜、紫甘蓝撕成片,圣女果对半切开,黄瓜切片,鸡毛菜去老根备用。
2.将所有准备好的蔬菜放入一个大的容器中,倒入调味料拌匀即可。
同类食物互换
2
同样营养价值的食物可以互相轮换,通过食物品种互相交换,丰富家庭餐桌,享受不同食材的花样营养美食。
主食可以用谷类、薯类、杂豆及富含淀粉的蔬菜互换。
薯类可以红薯、紫薯、土豆、山药等互换。
瘦猪肉、牛羊肉互换;鸡鸭鹅互换。
鱼虾贝蟹等互换。
牛奶可与酸奶、奶酪、奶粉互换。
推荐菜:糙米南瓜粥
材料
糙米150克、山药30克、小米50克、南瓜120克、胡萝卜半根。
做法
1.糙米先浸泡4~5小时,与小米一起淘洗干净;南瓜、胡萝卜和山药洗净切小块。
2.锅里加入适量的水,放入糙米和小米。锅盖要留有缝隙,以免溢锅;定时搅拌锅底,以免粘底;煮开后改小火,放入南瓜继续煮,期间继续搅拌。
3.南瓜煮软后再加入胡萝卜和山药,煮熟即可。
改变搭配方式
3
不同食材之间搭配,可以碰撞出别样的“火花”。把水果加进菜里,更加清爽开胃。
如选择质地稍硬的菠萝、蜜瓜、木瓜、火龙果、苹果等水果入菜,可以做成菠萝虾球、火龙果牛柳、木瓜炖排骨汤等。
为了更好地保存维生素,可先烹炒其他食材,起锅前再放入水果翻炒调味即可。
推荐菜:芒果虾球
材料
芒果1个,虾仁150克,青椒30克,葱、姜、盐、鸡粉、糖、干淀粉、水淀粉、橄榄油适量。
做法
1.芒果去皮除去核,切成菱形块;青椒切成菱形片;葱姜切块泡水。
2.虾仁开背后剔除虾线,用少量盐和鸡粉腌入味,用干淀粉上浆,淋少许油抓匀备用。
3.锅内水烧开,放入虾仁焯水沥干。
4.锅内放油,放入青椒煸炒一下,放葱姜水、糖、盐和鸡粉调味,放入虾球翻炒后,加入芒果,淋入水淀粉勾芡出锅即可。
不同调味方法
4
传统烹调有:爆、炒、炸、酥、烤、焖、烧、煎、氽、蒸、炖、拔丝等,建议多用蒸煮炖焯汆,少用煎炸烧烤,减少高温用油,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本真和营养价值。
另外,多用天然食材提香提味。做菜时多加点洋葱、尖椒、葱、大蒜、干贝、虾米、胡椒、柠檬、醋等,提香同时还能减少油盐摄入。
推荐菜:黑椒洋葱鸡柳
材料
鸡柳250克、洋葱1个、鸡蛋1个、葱、蒜、黑胡椒适量。
做法
1.鸡柳切丝,用生抽、老抽和糖腌半小时。洋葱去皮切成条,葱切段,鸡蛋打散。
2.锅烧热下油,把葱和蒜泥炒香,再放鸡柳炒至金黄色。
3.放进洋葱炒2分钟至变软,加水焗2分钟,转小火。
4.蛋浆里加进黑椒,淋在锅中间,等30秒后慢慢把蛋浆推开炒熟。
自制花样饮品
5
可以选择耐储存的食材,做健康饮品调剂生活。
热饮如玉米奶昔、芝麻糊、黑豆黑米浆、燕麦核桃浆、红枣玫瑰花茶、枸杞茉莉花茶、金桔柠檬茶等暖胃助消化……这些既可当饮品点心,也可当做早餐组合其他食物。
推荐菜:雪梨蔬果汁
材料
雪梨1个、胡萝卜1根、枸杞子20克、开水250毫升、柠檬汁20克、蜂蜜适量。
做法
1.枸杞子洗净,冷水浸泡;胡萝卜削皮切成小块;雪梨削皮去核,切小块。
2.雪梨、胡萝卜和枸杞子放入搅拌机中,加一半水,开机榨成汁。
3.再把另一半水、柠檬汁和蜂蜜加进搅拌机中,开机搅拌至均匀后即成。▲
(上下滑动查看)
武汉一线的“她”力量!记者还原抗疫女将们的温柔坚守
新冠比非典狡猾的多!一线专家解读17年抗疫有哪些进步
从死神手里抢人!北京协和援鄂医疗队讲述战疫“红区”的32天
别再传谣了!这5种「抗病毒食物」,营养专家一个都不认可
新研究:烟民更易感染新冠病毒!吸烟到底有没有“安全量”?
心理学专家:疫情让人更加宽恕善良,国人这10项品格悄然提升
专访国博方舱护士长:我从不害怕患者抱我
防疫期,老人的一天怎么度过?这张漫画安排的明明白白
“遗体解剖”揭开病毒真面目,专家:可能颠覆现有诊疗方案
美国致1.4万人死亡的流感中有新冠肺炎?最新回应和专家分析来了
宅在家也要“勤洗手”吗?医生提醒:8个时刻必须要洗
时评丨“停课不停学”别走形式
时评 | 隔离病毒,不能疏离人心
援鄂日记丨独家探访辽、皖、川、湘四大医疗队的动人故事
研究发现: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病毒发源地,专家解析下一步如何找到源头?
实拍保洁员的“舱内六小时”:工作四班倒,每晚处理50桶垃圾
免疫系统如何战胜病毒?7件事护好抗疫“防火墙”
“二月二龙抬头”,这套「零失误理发攻略」送给在家剪发的你
记者实拍医生“穿防护服”流程:9个步骤花30分钟,泡汗水里6小时
疫情期间每个被迫下厨的人,都需要一份「零厨艺」指南
中医专家:新冠肺炎5个病期各有最佳“治疗方”
@天天戴口罩的人:一组训练操让每次「呼吸」都顺畅
为什么呼吁康复者捐血浆?一文为你揭开「血浆疗法」的面纱
“婚礼延了他却走了……”我们用独家镜头记录同事眼中的彭银华医生
封城30天|15239位武汉读者,你们还好吗?
独家曝光朋友圈,护士深情撰文悼念:小彭医生,很荣幸护理你!
时评 | 科学素养是最有效的“抗体”
把7件事“顺序”搞错了,感染病毒的风险也就高了
古人怎么战胜瘟疫的?从古至今5个朝代各有经验
时评 | 阻断谣言也是全民战
生命熄灭那一刻寂静又凄美:四分钟「人体内旅行」,向死而生
时评 | 抗疫情,容不得一丝侥幸
疫情期间的“囤菜指南”,这样做帮食材延长保鲜期
时评丨感恩医者,不能只在当下
日本一项口罩测试:这样戴,外部细菌“泄露”率100%
专访北京第一例“非典”收治专家刘又宁:病毒传染力何时能减弱?
病毒是如何“悄悄”传播的?病毒学家详解8种途径
生产一个口罩仅需0.5秒,为何口罩还不够用?
闷在家胃口不好的你,跟营养专家学7招打开“食欲”
句句有用!老人防疫的7条“专属提醒”,转给爸妈
比病毒更有“传染性”的,是这些在朋友圈热传的9个谣言
首度曝光!新冠病毒「高清彩照」,一组图看清显微镜下的真面目
推荐!一位84岁院士的纪录片:“敢医敢言“钟南山
漫画战疫 | 这场“战疫”,你从来都不孤独
这8个真实的故事,致敬战“疫”中的爱情
“拐点”究竟何时来?一文梳理国内外专家的权威预测
两千多年历史告诉你:面对传染病,人类为什么选择「隔离」?
H5 | 听,野生动物的悲歌
【疫问医答】我是不是“无症状感染者”?
测体温没注意6个细节,别怪测出的结果不准……
【疫问医答】“假阴性”频现,核酸检测还可靠吗?
卫健委发布「心理调适指南」,帮10类人群走出“疫情困境”
【疫问医答】轻症患者为何病情会突然加重?
西汉至今抵御了300多次瘟疫的中医,为抗疫提供了什么思路?
著名呼吸科专家刘又宁:一文解答你关心的10大“肺炎”疑问
“战时”蔬菜也讲“战术”,营养专家推荐一份「囤菜指南」
【疫问医答】疫情期“感冒”了怎么办?
家里“口罩荒”了,这3种省法帮你再坚持一下
找到“新冠病毒克星”为何这么难?专家告诉你背后真相
【疫问医答】关于“气溶胶”传播,解读你最困惑的7个疑问
这份“居家消毒指南”,把你的消毒困惑一次说清了
《成语解“疫”》:9组词帮你给肺炎防护划重点
免疫系统如何帮你抵抗病毒的?一定要做好这4件事
【疫问医答】为什么病毒易对“心脑血管差的人”下手?
漫画战疫|谢谢你,为我们拼了命
为什么要建「方舱医院」?一文读懂它在抗疫救治中的重要性
张文宏教授讲传染病:一节18分钟的“硬核”公开课
“求求你,我不会传染病毒,请别抛弃我“
【疫问医答】中央空调会不会导致疫情扩散?
BBC纪录片揭秘:对人类来说,最致命的病毒存在于哪里?
最小确诊病例仅1个月!一套“全方位防疫指南”给儿童最科学保护
19名院士学者联名呼吁:立法禁食野生动物!敬畏自然才是珍爱生命
【疫问医答】我家小区/附近有确诊或疑似病例,该怎样保护自己?
病毒在飞机上的传播概率多大?一张示意图带你看清
钟南山院士:办公区这个地方最“高危”,3招教你躲开病毒
国家卫健委发布“口罩使用指南”,口罩问题有了权威答案
WHO推荐的见面姿势:戴口罩+一米线
收藏!最新版“新冠肺炎公众防护指南”,50个重点帮你划好了
洗热水澡能不能抗病毒?感染科专家告诉你真相
营养专家10个「居家饮食处方」,教你科学“吃”出抵抗力
@在家憋烦了的人,这6件事可以帮你再坚持一下
这件和「戴口罩」同样重要的小事,一直都被你忽视了
手机也可能是新冠病毒载体!疾控专家1分钟演示「手机消毒法」
疫情下的老年人如何避免感染?这18个建议转给爸妈看
【疫问医答】即将返岗工作的我,该如何预防感染?
疫情下的“宅”家锻炼指南,让你不出家门也能动起来
多家中医院实名推荐:7个方子有助预防新型冠状病毒
【疫问医答】手机、超市物品、扶手……可能间接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吗?
冠状病毒与人类“纠缠史”
【疫问医答】哪种特征的发热需要警惕?
一座一座城“封”了,别一颗一颗心“崩”了
【疫问医答】新型冠状病毒,到底怕冷or怕热?
致敬!疫情一线拍下的这12组图,每张都让人泪目
卫健委:病毒传播力似乎有所增强,疫情还将持续一段时间
【疫问医答】宅在家的我们,怎样做好“居家消毒”?
疫情笼罩下的春节怎么过?六大呼吸科专家权威提醒
【疫问医答】一份新型肺炎轻症患者的“居家隔离指南”
漫说疫事|这个春节,我们打一场特殊的战“疫”
【疫问医答】“重大突发公卫事件一级响应”意味着什么?
爸妈,听话!预防新型肺炎,请听儿女6句劝
请扩散!面对疫情,我们有9个呼吁
【疫问医答】增强免疫力,有助于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吗?
除了不去武汉、戴口罩,我们还能做什么?
【记者直击】疫情中的春运回家路
汽车、火车、飞机……这份“防肺炎交通指南”助你安全回家
社评:必须向顾全大局的所有武汉市民致敬
【疫问医答】怎样分清“普通感冒”和“新型肺炎”的区别?
关于新型肺炎的13个疑问,卫健委专家给出了答案
权威解读:新型冠状病毒,是怎么从动物传染给人的?
划重点!新型冠状病毒肺炎,8问钟南山院士
扩散周知!多科权威专家:春运如何严防新型冠状病毒
戴口罩能否防住新型冠状病毒?一篇文章全都说清楚了
我们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
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
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
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
健康路上,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
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
电话垂询
业务合作:010-65363765
内容合作:010-65363786
喜欢,就点个“在看”
手机端logo:/uploads/allimg/20190604/f6d6bb5265ae3bca241d886df3ff6203.png